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ENG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学校暑期研讨会暨新学期干部大会引起广大干部教师热烈反响(一)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04日 来源:党委宣传部 点击数:

西工大新闻网9月2日电 8月30日至31日,学校召开2023年暑期工作研讨会暨新学期干部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127”目标,研讨新学期学校重点工作,奋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会后,全校广大干部教师纷纷表示,此次会议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是一次凝聚共识、统一思想、明晰举措的务实高效的会议,要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埋头苦干,奋勇争先,切实推动学校发展目标落实落地,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吴闻川: 学工部将紧密围绕学校重点中心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生工作改革创新,努力构建更好支撑“总师型”人才培养的学生思政工作体系,进一步提升学生工作在学校“总师型”人才培养中的贡献度。一是进一步提升“第二课堂”育人质量,在学生中深入开展家国情怀培育、军工报国教育、“总师文化”熏陶,绘就“总师型”人才“能担当”的思想底色;二是构建支撑学生高质量发展的学业支持体系和职业生涯指导体系,筑牢“总师型”人才“专业精”的学业基础;三是打造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组织沟通等能力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提升“总师型”人才“系统强”的发展竞争力;四是改革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总师型”人才“重实践”的实干能力。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春林: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既要遵循工科强校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中成长壮大的规律,又要把握融合强校的内涵发展规律。研究生教育要聚焦“总师型”卓越工程师培养,将“总师育人文化”融入到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全过程,实现入口、过程、要素和机制融合。入口融合要围绕计划编制、招生选拔和考核内容实施企业需求牵引、高校供给改革的招生模式;过程融合要从“数理化生+工科”和“工科+数理化生”基础前沿课程群、论文选题、科研和实践、思政融合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要素融合要着力提高校企“双导师”队伍、“翱翔一线”协同育人平台、国际化资源的育人质量;机制融合要不断强化全过程质量监督、评价考核和保障服务,确保“总师型”卓越工程师培养取得实效。

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林鑫:学科是大学发展的先导,学科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学术声誉,做好学科建设工作至关重要。下一步,要按照“做强特色工科、夯实基础理科、兴建育人文科”思路,进一步加大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力度,压实主建和参建单位建设责任,持续提升学科水平;进一强化绩效考核,完善“育、增、撤”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学科布局。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健全学科生态体系,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教务处处长王海鹏:教务处将协同相关部门和教学单位,弘扬总师育人文化,将“低调务实、兼收并蓄,厚积薄发、为国铸剑”内涵深化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围绕“探索目标导向的总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1个核心任务”,从教与学“2个关键”,在“7高”,即“高质量生源、高比重深造、高阶性课程、高影响教材、高挑战实践、高标准荣誉激励、高效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精耕细作,通过第一、第二课堂,将“系统整机观念”全过程浸润,培养大学生“专业精、系统强、重实践、敢担当”总师雏形特质,源源不断地为国防科技等关键领域输送拔尖创新人才。

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马炳和:参加此次暑期干部工作会后,既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压力,更有奋勇担当的使命感与信心。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征程中科研工作需要取得更大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围绕上下对齐、双向发力,学校与学院协同,立足建强团队与平台,从支持条件、激励政策、评价制度等方面形成发展合力,努力形成勇攀高峰、追求卓越、崇尚科学、比拼贡献的文化氛围。从军民融合、产教融合等角度找准对齐形成外围合力,发挥各类专家作用加强重大需求及任务论证,聚力拓源,开辟新赛道,拓展新空间。

国际合作处处长张富利:国际合作处将按照“永远在一线、永远在状态、永远在前列“的要求,不断提高站位,优化对外合作战略策略,紧抓学生国际视野拓展的新目标、新定位,千万百计开辟“送出去”的新路径,加速推动学生国际历练的全覆盖;高标准推进国际优质资源“引进来”,丰富国际化资源供给。坚持小切口、高标准,善用加法,加速推动在哈分校落地办学,以更大力度、更富成效、更高质量的国际合作,为学校“双一流”发展贡献力量。

人事处处长唐玉生:人事处将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本次干部会精神,继续本着对学校负责、对老师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紧扣“人才队伍问题”和“办学空间紧张”两大瓶颈问题,围绕营造“全校上下‘追求卓越、追求一流’的干事创业氛围”要求,加快推进机构改革,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深化评价改革,以“三个目标责任制”为牵引,推动核心指标任务落实;强化“内培外引”,狠抓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引育,扩大博士后规模,加强高影响力学者支持力度,持续壮大人才队伍,奋力开创学校人事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事人才保障。

航空学院党委书记于辉:航空学院要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精神状态和以“永远在一线、永远在状态、永远在前列”工作习惯,有组织地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中心工作开展。一是要持续跟踪分析和健全完善以“黄玉珊航空班”为代表的航空总师型人才培养改革,全力推动与莫斯科航空学院人才培养深度合作;二是要奋力推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获批,科学谋划依托实验室平台打通任务需求、基础研究和型号应用的有价值真科研的运行链条,推动产出大项目、大成果;三是要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推动优秀教师入主流扩大学术影响力,推动青年教师了解行业深耕航空建功航空。

航天学院执行院长岳晓奎:航天学院将及时向广大师生传达宣贯干部会精神,展开研讨,结合学院的特色和发展瓶颈,形成共识和相应计划,在三个层面狠抓落实。首先是在学院内部借助新一轮岗位聘任,通过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特点教师的聘期任务分解,进一步调动学院全体教师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同时在校内基于原有与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交流合作的基础,进一步从学院层面有组织的实施工理深度融合,上下对齐,双向发力,深挖从1到0。在争取校外资源方面,将进一步加大与航天大院大所就国家重大型号任务的对接,组织学院不同方向的教师协同攻关,同频共振,服务航天强国。总之,基于学院长期形成的良好发展态势和氛围,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为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航天学院应有的贡献。

航海学院院长潘光:航海学院将从以下方面落实,一是学院将通过新一轮岗位聘任,把各项指标分解下去,制定包括绩效在内的各项资源的分配办法,明确分配导向,动态调整团队的资源投放,真正实现资源配置与成果产出紧密耦合。二是要讲好航海故事,海洋大类本科招生在主要省份平均位次提升500;建立学生学业分析常态化研判机制,本科一次深造率超75%;托重大科研项目,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国防系统就业率超50%。三是结合各团队实际大力推动“从1到100快速跑,从0到1自由跑,从1到0慢步跑、回头跑”。现有装备应用场景再丰富、作战能力再提升,跨一大步、快一大步。启动国家奖申报工作,力争获批2-3项;加快翱翔重点实验室实体化运行建设进度;明确青岛研究院、宁波研究院、太仓海洋研究院的涉海业务定位,精准发力,做大做强学校海洋大蛋糕。

材料学院党委书记李恒:材料学院将聚焦“0-1”和“1-0”双向互动,以团队改革为切入点完善基础研究、科技攻关、系统集成创新并重发展机制,以有组织的科学研究高质量完成凝固技术和超高温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以强化与国防院所的合作不断夯实学科发展行业优势,以政策鼓励面向CNS持续发力提升基础研究活力;以牵头全国新材料领域工程硕博士核心课程和培养标准建设为契机,探索形成材料学科“总师型”人才培养路径;以“优政策、筑平台、准投放”,对标世界顶尖,持续做好人才“内培外引”,提升学者行业影响和国际影响;以构筑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网络,明确在哈办学定位,积极谋划建设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和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努力形成材料学院可持续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气象!

机电学院院长常洪龙:会议深入分析了西工大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将强国复兴作为西工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重要的历史使命与最大的发展机遇,在机电学院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全院师生深感振奋。机电学院推进教学与科研均衡发展,为我国培养了80余位中国飞行器总制造师,主建机械工程世界一流建设学科,重点参建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建设好这三个高水平学科对于强国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下一步机电学院将抓住制造强国、万物互联、国防现代化等历史机遇,从高水平师资引育、科学研究的双向发力贯通、拔尖人才自主培养三个方面认真落实,实现机电学院的高质量快速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李春科:计算机学院要尽快抓好三件事。一是尽快把本次会议精神传达宣贯到每一位干部和教师,调动好一切积极因素和积极力量;二是深入做好动员和组织,结合实际,明确明晰攻坚任务,百舸争流、揭榜挂帅,把要攻克的核心关键指标逐一分解、细化、落实,切实做到指标压实、责任到人,考核到位、奖惩到位,责权利相统一。三是聚焦“双一流”建设,以学院、学科巩固持续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翱翔团队建设和评价改革为突破口,人才强院、党建引领,攻坚克难、追求卓越,扎实做好学院班子目标责任制、团队负责人/系主任/支部书记目标责任制和教师聘期岗位责任制,切实抓好领军型人才引育、“总师型”人才培养和有组织科研等重点工作,聚力拓源、开辟赛道、破解瓶颈、计算报国,全力推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王建元:结合自身及团队所在的理学学科方向发展所经历的困难、曲折、转型、进步,更加深刻领会了研究“真问题”的重要意义,明晰了0-1、1-0研究的内涵。我们将把“理科进半步”的思路落实到科研工作中,全面总结剖析团队近十年来在光、声、磁、电方面探索出的新发现、新规律,寻求与工程技术的交叉点,切实加强与我校空、天、地、海国防特色学科的结合,发掘“三航”优势资源,从中寻找突破口、结合点、发展路径。使得我们的基础研究方向更聚焦于“真问题”,并切实解决“卡脖子”问题,更好地产出标志性成果。

管理学院教授田庆峰:结合自身和团队的研究基础,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融合强校”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潜力,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科研中将更加突出国防特色,强化“三个融合”,全面赋能“总师型”人才培养。一是要强化军民融合,结合西工大“三航当家”优势,聚焦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和新兴领域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积极打造融合创新团队,依托新型智库平台,产出更多高水平成果,形成军民融合的创新链;二是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大力开展“管理+”活动,积极与三航工科、信息理科、经济文科交叉融合,探索国家战略需求的研究新方向,建设“总师型人才”培养的育人新课程;三是强化产教融合,大力开展与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为强军强国建设贡献西工大的管理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云霞:马克思主义学院肩负重任:一是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为抓手,大力弘扬“总师”文化,形成全校师生人人知晓、人人践行的文化氛围。根据教务处、研究生院最终形成的“总师型”人才培养体系,思政课教师重点围绕弘扬“总师型”人才特质,着力开展爱国主义、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教育教学和研究,挖深挖透精准做实总师型人才培养的价值引领。二是借鉴兄弟学院在大会上的经验,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立立足陕西、辐射全国的人才图谱,形成全员引才的良好氛围。

太仓智汇港党工委副书记陈洪亮:会议为太仓智汇港下一步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会后我们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组织研讨,进一步推动太仓智汇港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新的增长极”意识,结合学校党委《关于加快太仓智汇港发展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找准发力方向,主动担当作为。二是要在推动两项改革上下功夫。结合机构改革和评价改革,尽快完善党工委和管委会职能架构,出台符合智汇港实际的评价制度和办法,强化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是要围绕校内巡视整改指出的问题深入对照检查,根据发展实际扎实整改,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和底线思维,确保智汇港平稳快速发展。

(审核:马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