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ENG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我校承办第23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多场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来源:国际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国际教育学院 点击数:

10月21日上午,第23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上海开幕,国务委员谌贻琴以视频方式发表致辞并宣布开幕。大会以“聚天下英才、谋合作共赢”为主题,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名外国专家出席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上,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德烈·海姆教授以我校名誉教授身份作为首位嘉宾代表发言。安德烈·海姆教授表示,“很荣幸作为西北工业大学的一员参加本次大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科学家和青年人才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外人才交流与合作的未来。”



学校副校长岳晓奎,以及学校邀请的国外合作高校校领导、合作专家,以及我校学院代表共70余人参加大会开幕式。



21日下午,作为大会组成部分,“西北工业大学专场人才交流活动”在上海世博中心启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副部长俞家栋一行来到我校活动现场,听取了我校引智工作与学科创新成果,并给予高度肯定。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外国专家局)副厅长白崇军以及国内用人单位代表出席我校专场交流活动。



在学校专场活动开幕式上,岳晓奎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指出,举办本次专场活动是学校深化国际合作、聚集全球英才的重要契机。本次活动汇聚了与我校有深度合作的50余名国外高校校领导和专家学者,涉及双方优势学科领域。希望通过这一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携手探索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的新路径。



专场活动聚焦“智联世界、计算未来”主题,多位国际顶尖学者围绕学科前沿发表了精彩的主旨报告。




10月22日,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外国专家局)与我校联合举办的第23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陕西行,在西北工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

岳晓奎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表示西工大一直大力推行国际化战略,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呈现高位推进状态。学校将以过往的合作成果为基础,将“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平台优势,与陕西的区位优势、西工大的学科优势紧密结合,汇智全球,共赢新篇。



白崇军代表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外国专家局)致辞。他表示,开放的陕西期待与各国专家共享机遇、共商合作、共促发展,欢迎越来越多的外国专家来陕交流合作、创新创业,与陕西人民携手书写中外互鉴、共促发展的美好篇章。



开幕式上,举行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德烈·海姆受聘西北工业大学名誉教授的聘任仪式。



大会报告环节,以“全球工科大学治理,全球创新合作与成果转化”为主题,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士秘书长、彼尔姆国家研究型理工大学校长、雷宾斯克国立航空技术大学校长、鄂木斯克国立技术大学校长、卡尔希国立技术大学校长、巴西利亚大学第一副校长,朴次茅斯大学副校长、莫斯科动力能源学院副校长等国外高校校领导和专家,面向省内参会代表作了10场精彩的大会专题报告。



我校邀请的18所国外高校、科学院及研究所的50余位国外专家,以及省内60余家高校、研究所等近300人参加了“陕西行”活动。



10月22日至25日,学校组织了包含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等在内的13位外国专家和外籍博士后,赴南昌参加“第23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江西行”活动。期间,通过专题学术报告、研讨会等形式,与江西理工大学等高校及当地企业、科研院所面对面对接交流,为当地经济建设建言献策。





从黄浦江畔的全球英才汇聚,到古都西安的智慧碰撞,再到赣鄱大地的产学研深度对接,在第23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海、陕西、江西的三地活动中,学校以国际合作为纽带,高效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推动跨地域、跨领域交流合作走深走实。未来,学校将持续秉持“聚天下英才、谋合作共赢”的理念,深耕国际人才互通与科研协作,为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国际智慧动能。


(文字:陈静洁、陈碧洁、杨鸿励;摄影:央视新闻;图片:郭友军、向丹、江西理工大学;审核: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