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西工大师生热切关注全会情况,第一时间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认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必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奋发进取,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开启“十五五”新征程的关键会议,是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通过的《建议》,深刻回答‘十五五’时期如何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重大问题,彰显了审视全域的宏阔视野、攻坚克难的非凡魄力。“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西北工业大学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好“十五五”规划提出的遵循原则、主要目标、重大部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坚持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以“一十百千”目标为引领,加快“1→0”重大工程基础研究,不断深化“总师型”人才培养,加强“一流文化”建设,强特色、筑高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宋保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宣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全会提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高校作为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对于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作为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发展特色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西工大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五五”规划,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总师育人文化”,坚持“工科为本、三航当家、信息赋能、融合强校”的发展思路,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发挥“国防、三航、系统”特色优势,开展有组织科研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深化学科建设内涵发展,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持续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高位求进、笃行实干,奋力走好西部国防军工高校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发展规划处处长甘雪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等战略部署,与学校“一十百千”发展目标和“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高度契合。发展规划处坚持以“强特色、筑高峰”的学科建设为牵引,将全会精神全面融入学校“十五五”规划的探索与实践中。一是优化学科布局,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三航”特色,夯实理科基础,推动学科交叉,加快“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优势学科,构建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的一流学科体系;二是优化“双一流”资源配置,聚焦国防科技与前沿领域,重点支持国家级平台建设,推动“1→0”回溯性基础研究,以重大成果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三是加速校园资源拓展,破解空间瓶颈,深化数字校园改革,以高水平服务保障赋能高质量发展。面向“十五五”,发展规划处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细化学校“一十百千”近期发展目标实施路径,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教务部部长王海鹏: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教务部将按照上级和学校党委要求,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坚持“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剑”,持续推进“总师育人文化”走深走实,探索布局“十五五”乃至更长远的专业优化工作,优化“招生-培养-深造”联动机制 ,建强“课程、教材、实践”三大体系,着重“系统观、实践观、未来观”三大观念培塑,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力、思维力、适应力”,进一步凸显“总师型”人才培养特色,为国防军工事业输送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科研院军工科研与成果处处长李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内容务实,掷地有声,催人奋进,擘画了未来中国的发展蓝图,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全会指出,要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强调要通过“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提升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聚焦国家“十五五”发展战略布局,我们将锚定“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强化有组织科研为抓手,推动基础理科“0到1”和工程技术“1到0”双向发力、上下对齐,创新应用场景,强化需求牵引,推动学校科研工作从跟随型向引领型转变、从孤岛式向体系化转变、从重项目向强贡献转变,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人力资源部部长唐玉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这为今后一个时期学校人事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要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锚定“一十百千”发展目标和“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科学编制师资队伍十五五规划,在师资队伍规划编制过程中,更加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以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高水平学科建设牵引,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高质量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快建设战略人才力量。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创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制度环境,充分激发各类人才活力。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国际合作处处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兼哈萨克斯坦分校校长孔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作为国际交流合作战线的一员,深刻认识到,必须牢牢把握“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要求,以更高水平开放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国际处将聚焦三大方向:一是以“全球学术网络”建设为牵引,持续深化全球一流高校、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二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中国分院为支点,深化 “引进来”,精准对接全球一流资源,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工科人才;三是以哈萨克斯坦分校、海外卓越工程师学院和“翱翔四海”项目为枢纽做实 “走出去”,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以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科技自立自强、人文交流互鉴中彰显工大担当,为学校 “127”近期目标 、“一十百千” 近中期目标及“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贡献国际力量!
资产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任符新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为未来五年的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座新的里程碑。资产公司党委将把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核心要义,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深化“三项改革”,加快建设若干专业领域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强化专利布局、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有效衔接、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成果转化效能,加快将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学校“一十百千”发展目标和“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的加快实现做好支撑,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的西工大力量。
航天学院党委书记黄越: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国家发展擘画蓝图,也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思想动力。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党委书记,我备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学校“一十百千”的“十五五”发展目标,持续强化“总师育人文化”,着力培养心怀“国之大者”、勇担时代重任的航天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坚持以系统集成创新和重大工程基础研究为抓手,提升有组织科研能力;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内培外引,全面增强师资队伍核心竞争力。我们将始终坚守“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初心使命,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办学治院全过程,不断凝聚奋进力量,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学校“天下工大、世界三航”的远景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材料学院教授、无党派人士李晓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面向“十五五”发展目标,我们将聚焦核能材料前沿领域与“卡脖子”关键技术,加强“1-0”重大工程基础问题研究,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着力在先进核能材料与燃料循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培养更多“总师型”人才,为提高自主创新实力,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贡献智慧和力量。
柔性电子研究院院长官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令人心潮澎湃、倍感振奋。作为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科研团队的一员,我深刻认识到,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更是科研工作者必须扛起的责任担当。柔性电子作为兼具基础研究深度与应用突破价值的颠覆性前沿技术,其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高度契合。我们将以“十五五” 规划为指引,聚焦关键材料、创新工艺与核心器件,着力突破技术瓶颈。同时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推动创新成果向智慧三航、新型能源、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转化,切实以柔性电子技术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西工大智慧与力量。
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聂玉峰: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感使命在肩,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持续不断深入领会“新质生产力”与“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部署,作为一名数学工作者,深知数学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底层引擎与思想源泉,从人工智能到量子科技,其核心突破无不根植于数学的飞跃。面对新要求,数学教育必须革新:重构知识体系,强化与前沿科技的交叉融合;革新教学模式,依托智能科技从知识传授转向激发原始创新思维。这些应该是十五五规划的本质内容,坚定将三者协同:以教育夯实人才数学根基;以科技前沿研究反哺教学;以汇聚而来的高水平人才驱动原始创新;最终构建鼓励探索的学术生态,完善多元评价体系。我们将勇担使命,将学院建设成为基础研究高地与交叉创新源头,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不可或缺的数学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熊成帅: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会议公报,对“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各方面事业的光明前景倍感期待,对全会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倍感振奋。作为高校教师,要深刻领悟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着眼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持续提升教学能力与育人水平,努力培养优秀人才。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深入系统地学习全会精神,准确理解与把握“十五五”规划内容,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宣传宣讲会议精神,鼓舞青年学生的奋斗精神与必胜信心,努力培育勇于担当、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青年教师张尚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高校青年教师指明了方向,更加明确了我们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全会强调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作为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青年教师,我深感使命重大。网络空间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扎实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和服务国家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将践行“总师育人文化”,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增强创新意识与实战能力。“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也是学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时期,我们青年教师要脚踏实地、勇于担当,为教育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材料学院研究生贾车旺:十四五期间,我们国家的科技进展有目共睹。我所在的超高温复合材料团队,成功保障了国家航空航天多个型号的研制。全会为未来五年的科技创新事业指明了方向,我们青年学子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耕专业知识学习,积极投身科研实践,在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领域勇闯敢试、敢为人先,努力锤炼过硬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本领,以实际行动为自主创新突破和产业融合发展书写青春答卷。
(来源:各单位;整理:王翠萍;审核:马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