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ENG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力学与工程研讨会在西安举办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来源:航空学院 点击数:

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力学与工程研讨会于2025年5月9日至11日在西安举办。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界的320余位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围绕复合材料力学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展开研讨,推动高质量战略性基础研究,服务支撑国家重大工程需求。



图片1(1).png

本次会议由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和中国力学学会联合主办,陕西省力学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专业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复合材料力学专业组、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强度与结构完整性全国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力学学会联合承办。

开幕式上,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执行秘书长叶金蕊教授,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罗喜胜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王伶教授,陕西省力学学会理事长张卫红院士,分别代表主办与承办单位致辞。开幕式由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党委书记于辉主持。


图片2.jpg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执行秘书长叶金蕊教授致辞


图片3.jpg

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罗喜胜研究员致辞


图片4.jpg

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王伶教授致辞


图片5.jpg

陕西省力学学会理事长张卫红院士致辞


图片6.jpg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党委书记于辉主持大会开幕式


本次大会共设置17个大会报告,16个特邀报告,共计33个报告,针对复合材料力学相关领域的原始创新、前沿突破、关键科学问题、重大工程难点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张卫红院士以《守正创新,服务国家航空航天重大需求——个人科研感受》为题作大会首场报告,强调复合材料作为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产业的核心支撑,其轻量化设计突破对航空发动机等重大装备自主创新具有战略意义,并深入解析力学性能突破与装备自主可控的内在关联,指明智能化设计与增材制造技术将引领下一代飞行器结构变革。

赫晓东院士以《先进复合材料的跨尺度制造》为题作大会报告,突破传统单尺度材料在极端环境中的应用局限,全面解析跨尺度制造技术的研究突破与工程化路径,锚定先进复合材料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发展目标。


图片8.jpg

赫晓东院士作大会报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卢天健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刘书田教授,同济大学李岩教授,中航工业沈阳所闫雨哲工程师、直升机所彭海锋研究员、一飞院郭祥研究员、成都所李锋高级工程师、特种所周春苹研究员、西飞公司闫超高级工程师,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程勇研究员,重庆大学李卫国教授,中航工业强度所王彬文研究员,河北工业大学赵丽滨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祖磊教授,太原理工大学李志强教授等分别作了大会报告,分享了复合材料力学领域的前沿方向与工程难题,就相关领域原创性探索、前沿性突破、所面临的挑战以及重大工程需求进行深入交流。

图片9.jpg


会议特别设置了产学研用讨论与交流环节,与会高校学者与行业专家就复合材料相关的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相关的产学研用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碰撞思想火花,气氛热烈,通过产学研用对话形成可转化建议,为后续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引与路径优化方案,讨论与交流环节由西北工业大学郑锡涛教授主持。

大会第三天上午进行了16个特邀报告的交流。先后有北京理工大学雷红帅教授,西北工业大学闫雷雷副教授,武汉大学原亚南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振宇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贾飞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杨成鹏副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张毅副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韩宾副教授,东华大学高宇讲师,西北工业大学李玉军副教授,西安工程大学高兴忠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黄凯教授,石家庄铁道大学延真副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陈文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钟愉承副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吴振教授分别作了特邀报告,分享了各自的研究进展。


图片10.jpg


本次全国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与会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更通过跨学科之间的思维碰撞与产学研需求的对接,更加聚焦了新型复合材料力学的核心问题和发展方向,有效促进了理论探索与产业应用的有效衔接,同时也为未来复合材料力学的前沿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服务国家重大工程需求提供了更强力更前沿的理论支撑,为我国复合材料力学领域的蓬勃发展贡献了实质的力量。


(文字:隋丹、李玥萱、闫雷雷;摄影:卢迪;审核: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