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上午,西北工业大学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竞赛(简称“第五届校赛”)总决赛示范展示暨颁奖仪式,在友谊校区正禾宾馆多功能厅顺利举行,学校副校长杨益新教授全程参加活动并作总结讲话。
第五届校赛总决赛示范展示暨颁奖仪式邀请西北大学原副校长、国家级教学名师赖绍聪教授,以及学校艺术教育中心首席专家刘惠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史仪凯教授,材料学院党委书记李恒教授、校工会常务副主席陈建军老师、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李东副教授担任总决赛评审专家,各教学单位相关负责人、92位一线教师代表进行了现场观摩,活动由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张琳副教授主持。


总决赛中,8位特等奖获奖教师经过前期精心准备,依次进行了现场精彩展示,由评审专家组按教学创新和青年教师两大赛道评选出冠军2人、亚军2人、季军4人,随后进行了评审专家点评指导交流及各奖项获奖教师颁奖仪式。


8位特等奖获奖教师进行示范展示

颁奖仪式

副校长杨益新总结讲话
杨益新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当前高等教育正面临技术革命与育人模式创新的双重挑战,教学变革已超越单纯方法更新,直指“为未来社会塑造什么样的人才”这一时代命题。学校举办教师教学创新竞赛,正是对这一时代命题的生动实践,更是积极响应建成教育强国的关键行动。希望本科教学竞赛为老师们搭建起交流互鉴、共同成长的平台,树立更多扎根课堂、锐意创新的教学典范,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教学创新成果,为学校“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实现提供强有力支撑。
特等奖获奖教师个人简介
航天学院朱战霞
朱战霞,教授,博士生导师,负责主讲的课程获批陕西省本科一流线下课程和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曾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西部高校课程思政联盟第一届课程思政案例大赛一等奖等奖项,荣获学校本科生最满意教师、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等荣誉称号。

参赛课程《航天飞行动力学》
《航天飞行动力学》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一门学科专业核心课程,主讲与航天飞行器质心运动有关的飞行性能与飞行轨迹设计问题,以及与绕质心旋转运动有关的飞行稳定性和操纵性分析与设计问题,是航天飞行器设计、研制、生产、试验的基础理论。课程将航天器飞行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与国家重大工程相结合,旨在培养“专业精、系统强、重实践、能担当”的航天领军人才。课程历史悠久,发展过程中先后获陕西省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陕西省第三批省级一流线下本科课程、学校本科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课程的系列教材荣获工信部“十二五”“十四五”规划教材、学校本科教材建设优秀教材一等奖等。
航空学院李霓
李霓,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主要讲授《计算机控制》《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陕西省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等教学改革项目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8篇,曾获陕西省航空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学校本科教学成果特等奖、优秀教学研究一等奖、十育人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

参赛课程《计算机控制》
《计算机控制》是以控制理论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一门新的工程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交通、农业等领域。本课程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入手,通过信号变换、建模与性能分析、控制算法设计、控制系统仿真及实现四个方面,讲述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其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课程教学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搭建并完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相关开放项目,提交书面报告,并用英文做小组汇报,增强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写作、英语交流及口头表达能力。
管理学院董雪艳
董雪艳,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管理学》《管理沟通》《战略管理》《管理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等课程。研究方向为社会化商务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曾获学校本科教学卓越新秀、优秀青年教师(吴亚军奖)一等奖等。

参赛课程《管理学》
《管理学》是管理类专业最重要的学科基础核心课程之一,是面向管理学大类本科生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纳入全球AACSB认证项目的专业核心课程,共48学时。课程立足学校“总师育人文化”特色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需求,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以强特色、入主流为标准,率先引入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旨在打造一门兼具教学思维“高阶显”、课程内容“创新强”和学习过程“挑战大”的管理学金课,向下扎根解决管理实践问题,向上成长着眼学生能力提升,致力于培养“总师型”拔尖创新管理人才。
艺术教育中心王雨馨
王雨馨,助教,主讲课程《舞蹈鉴赏》《创意舞蹈实践》等,研究方向为舞蹈美育、音乐舞蹈教育。

参赛课程《舞蹈鉴赏》
《舞蹈鉴赏》是一门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审美与艺术类课程,该课程以舞蹈作品为基础,以“总师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从不同舞蹈类型出发,使学生在鉴赏与学习的过程中把握不同舞蹈类型的文化成因及艺术特点,逐步建立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认知,激活学生对生活的审美感知力,构建学生审美素养与社会生活的桥梁。课程立足于“艺工融合”的双重视角,以工科思维诠释艺术创作规律,使理工科学生在理性与感性的交融中,实现知识结构的立体化拓展,为成长为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复合型“总师”奠定坚实基础。
动力与能源学院王俨剀
王俨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陕西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多项。曾获批陕西省第二批一流本科课程、陕西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陕西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工业和信息化部精品教材等。

参赛课程《低碳排放动力机械设计》
为响应“双碳”目标对低碳动力领域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低碳排放动力机械设计》课程依托知识图谱与数字化案例两大核心工具,构建“智慧动力权变教学模式”,推动课程教学从学生-教师-课程三个维度完成知识灌输向素质提升的范式转型。课程通过知识图谱的系统化整合与虚仿实践的沉浸式训练,形成“需求导向—知识传授—能力进阶-素质提升”的教学闭环,为智慧赋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马克思主义学院姚崇
姚崇,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担任教育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专家组成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主持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1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6部,相关成果获省部级学术奖励7项,政策建议被采纳20余份。

参赛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课程通过构建立体育人范式,打通教学内容、师资结构与资源平台;通过整合全维度教学要素,打造沉浸式、融合型学习场域;通过贯通全过程教学评价,推进教学由“知识传授”向“价值塑造”转变。课程依托“总师进课堂”“场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等品牌项目,打造融知识、能力与情感于一体的“大思政课”育人平台,曾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多项荣誉,两次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电子信息学院薛威
薛威,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主讲本科生课程《随机信号分析》,长期从事统计电磁学、微波测量及电能变换技术等方向的研究。

参赛课程《随机信号分析》
《随机信号分析》课程是电子信息类学科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专业核心课,旨在教授学生随机信号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依托电子信息相关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及新应用,以“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理论+工程/科研案例”等形式展开课程教学与实践,以知识图谱为基底,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成长型学习,同时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科研思维和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科研探索过程,为电子信息相关领域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探索学习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学与统计学院李文忠
李文忠,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博弈论与机制设计》等课程,主要从事博弈论及其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项,入选陕西省运筹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支持计划。

参赛课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课程以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为核心,系统介绍复数域中的数学理论体系,并探索其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课程分为复变函数和积分变换两大模块,复变函数模块围绕复数、解析函数、复积分、级数展开与留数理论展开,注重解析复数域中函数的独特性质及其与实变函数的本质差异。积分变换模块聚焦傅里叶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注重数学原理及在工程问题中关键技术的深度解析。课程通过融入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案例,如“两弹一星”工程中解析函数在空气动力学建模中的应用等,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工具对国家科技发展的支撑作用,培养学生“科技强国”的使命感和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素养。
第五届校赛自2025年3月启动以来,以“推动教学创新 培养‘总师型’一流人才”为主题,对标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和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两大赛事,设置教学创新和青年教师两类赛道、8个参赛组别。历经两个多月的赛前系列培训、院级竞赛、校赛网评、校赛决赛和总决赛等五大环节,从25个教学单位141位院赛参赛教师中,遴选出72位教师参加校赛决赛、总决赛,最终评选出特等奖8项(冠军2人、亚军2人、季军4人)、一等奖11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28项(共65项奖项)。学校在本科课程建设和教学竞赛工作中持续推进“总师育人文化”走深走实,邀请教学名师、国字号人才、国赛省赛评委、国赛获奖教师等45位校内外专家为参赛教师课程教学进行点评指导,开展线上线下赛事观摩,进一步加强教学竞赛促进教学改革创新,引领广大教师矢志培养“总师型”人才,不断推进“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剑”做出新的扎实成效!
(文:田锦;审核:傅茂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