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吴小安副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2025年第9期发表题为《机器意识与因果自我模型》的学术论文。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吴小安副教授是该论文的唯一作者。
文章提出“因果自我模型”作为机器意识的一个统一框架:以结构因果模型为数学基础,吸收全局工作空间理论与集成信息理论的优点,主张有意识的机器不仅要具备一般因果推断,更要在内部建构以“自我”为中心的因果图,清晰划定“我-环境”的因果边界,并通过干预与反事实模拟实现内省与主体性。文章系统阐述结构因果模型的模块化、do-算子与反事实语义,结合发展具身认知与本吉奥“意识先验”,评估大模型在因果上的潜力与局限;进一步给出“自我-行动-世界-感知”的因果回路原型,说明其如何兼顾可解释性与工程可实现性。作者还回应“无我物理主义”“中文屋”“僵尸论证”等质疑,认为语义理解与主观性须依赖稳定的自我—世界因果联结,由此为通向真正语义理解与机器意识提供路径与判准。


《中国社会科学》被学界誉为我国最高水平的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主要刊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热点性、前沿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吴小安,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美国杜肯大学哲学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统计系访问学者,清华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学联合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从事因果哲学、人工智能哲学、物理学哲学等相关问题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和《逻辑学研究》等相关刊物发表文章二十余篇,数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后期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各一项。2022年获西北工业大学“翱翔新星”人才称号。
(审核:耿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