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ENG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央视在世界海洋日来临之际专题报道我校仿蝠鲼柔体潜水器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9日 来源:党委宣传部 点击数:

6月7日,央视国防军事频道(CCTV-7)《正午国防军事》栏目在世界海洋日即将到来之际,专题报道了我校仿蝠鲼柔体潜水器。具体报道如下:

明天是世界海洋日。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周边海域珊瑚礁的保护力度。前不久,我们报道过西北工业大学自研的仿蝠鲼柔体潜水器,这款潜水器也参与到了珊瑚礁保护工作中。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段视频,就是仿蝠鲼柔体潜水器拍摄到的南海珊瑚礁。该潜水器由西工大航海学院团队自行研制,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针对我国南海海域面临长棘海星爆发的情况,仿蝠鲼柔体潜水器可以通过实时作业、回传成像,达到及时预警处置的效果。据了解,该团队目前已研发出10公斤至720公斤级共6型潜水器,形成了国内首个仿蝠鲼柔体潜水器谱系,并首次实现了仿生潜水器对我国南海珊瑚礁生长情况监测。

那么,为什么要研制不同型号的仿蝠鲼柔体潜水器呢?在不同型号的功能上又有哪些差异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央视记者:我身旁的是720公斤级仿蝠鲼柔体潜水器,网友们喜欢把它叫做“魔鬼鱼”。它前面两个像眼睛的部分是它的光学摄像头,中间的部分是声纳,上面是超短基线定位系统,腹部两侧装有侧扫声纳,背鳍的位置还装有北斗导航系统,后续还能持续搭载新的载荷。

720公斤仿蝠鲼柔体潜水器是目前谱系中体重最重、翼展最长的。面向海洋监测、水文采集等应用场景,该团队从2006年开始仿蝠鲼柔体潜水器研究,他们的目标不仅是让仿生潜水器游得更像鱼,甚至要比真鱼游得更好。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博士 路阳:

通过我们身后的这些实验设备,通过采集它的力的传感系数和电流功率的系数,以及它的位移和它的流场信息,我们分析它如何游得快、游得更高效。

据团队介绍,谱系化潜水器从设计之初即面向不同应用场景。10公斤级及20公斤级主要应用于海洋科教、海洋牧场及珊瑚礁生态监测;百公斤级续航时间长、下潜深度深,可以进行范围更广的海洋大数据采集。去年,460公斤级样机通过了南海1025米深度测试,并实现了60天滑翔,多型仿蝠鲼潜水器累计已完成超200次作业,实现了我国仿生水下装备走向实用化的技术应用突破。目前团队正在进行仿生潜水器从单一到多条群游的研究。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博士 郝艺伟:

单体它的续航时间、载荷能力、航程能力都是很有限的,所以说我们做集群的话,就可以先远距离的航行,当到达了指定的任务(区域)之后,它可能搭载着不同的载荷就可以完成各自的分工。

根据团队计划,小型仿生潜水器的集群化应用将于明年变成现实,真鱼和仿生鱼混游的科幻场景将不再是想象。面向未来,团队还有更多期待。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曹勇:

今年我们目前正准备开展800公斤级的深海的(具象化)应用,甚至未来要研制吨级的样机,它可以搭载的能力更强,航行的距离更远。

还有很多网友好奇,包括仿蝠鲼柔体潜水器在内的仿生潜水器在海洋中要如何避免被鲨鱼吃掉以及被海洋微生物附着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团队的解答。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曹勇: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小型样机它工作的场景是在人为可控的范围内。我们的大样机其实翼展很大,翼展4米多,通常情况下,鲨鱼是不会触碰它的。年龄比较小的虎鲸它是比较调皮的,它可能会用尾巴来破坏这种,我们也有相应的措施,就是通过这种声的方式来警告或者驱离。其实我们更害怕的是微生物的附着,附着多了之后会影响它的航行问题。目前的话,我们也在积极寻求外方的合作,包括跟中科院的宁波材料所,我们给它表面涂一层相当于水凝胶的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它是亲水性的,会让这些微生物误以为这就是海水,就可以避免这些微生物的附着。

此外,央视军事公众号也报道了我校仿蝠鲼柔体潜水器。

(文字:白婧熠;摄影:张世佳;审核:马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