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苍苍,启真泱泱
秉烛引路,育梦成光
课堂上,他们循循善诱、启迪智慧
实验室里,他们孜孜不倦、探索真理
学生成长的道路上
他们用心用情、保驾护航
让我们一睹24位
2025年本科教学卓越奖获奖教师的风采!
2025年本科教学卓越名师奖
张超

航空学院教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学校本科教学卓越名师奖、本科生最满意教师、本科课程思政首批优秀教师、研究生最满意教师、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坚持“总师育人文化”引领,主持陕西省本科课程思政精品课程1门、学校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主持学校首批本科优质数字化课程,主编教材获教育部航空航天教指委首批推荐教材和学校首届优秀教材特等奖,获学校教学成果首届特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张磊磊

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特等奖、西部联盟课程思政案例大赛特等奖、陕西省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陕西省课程思政精品课程、主持陕西省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陕西省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
张莹

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副书记。宝钢优秀教师奖、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陕西省十佳辅导员、校师德标兵获得者,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0余项。作为课程负责人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等荣誉。指导学生获数模竞赛国际级特等奖提名奖7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64项,国家级奖项19项,并获评数学建模竞赛陕西赛区“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李东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曾荣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陕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西北赛区和陕西赛区一等奖、主持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教育部课程思政案例1项,第一完成人荣获西北工业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和教学研究特等奖、首届本科教学卓越新秀奖,多次获评校级本科生最满意教师、优秀班主任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闫毅

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化学系主任。国家级青年人才,主持科研项目7项,发表高水平论文70余篇。曾获本科教学卓越新秀奖、本科生最满意教师、研究生最满意教师、“十育人”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主持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特色线上课程1门,出版校级规划教材2部,在《化学教育》《大学化学》发表教学论文30余篇。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校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5项。
王少熙

微电子学院教授。陕西省三秦特支创新领军人才,江苏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IEEE BioCAS技术委员会委员,IEEE EMBS技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省部级项目15项,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科技成果转化240万,出版学术专著4部。曾获学校本科生最满意教师、“十育人”(课程育人)先进个人,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指导大学生竞赛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
贺苗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一线教学27年,始终秉持“教人者必先受教”的初心守正创新。主持国家级一流课程、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典型案例、教改立项重点项目等;获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一等奖、省教学成果奖、思政课大练兵标兵、省总工会思政创新工作室、“互联网+”金奖指导教师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工信部党建、省社科基金、省自科基金、省高校科技研究优秀成果一等认定等。推进“总师育人文化”融入课程;创设“大国三航”特色思政;发表《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多篇论文;多项报告获中省领导批示。
蔡力

教育实验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数学会计算数学分会常务理事,“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主持/参与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教改论文10篇。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7项。获评学校本科教学卓越管理奖、本科生最满意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吴亚军奖)特等奖、优秀班主任等。
卢婷利

生命学院教授。秉持“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了“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建立了器官3D打印虚拟仿真、AI数智化课程平台等“做中悟”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具备“生物学+AI”“材料学+解剖学”“医学+工程”的跨学科思维。主讲《基因工程》《有机化学》《生物医学工程概论》等本科课程,主持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已在中国大学MOOC运行16次,影响广泛。
王成

体育部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排球裁判,陕西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体育部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致力于体教融合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主编教材获首届优秀教材一等奖,主持《排球》一流课程。执裁北京奥运会等重大赛事,将“女排精神”有机融入学校“总师型”人才培养,构建多角色实训与分层培养体系,指导学生多次获全国及省级奖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际会议特等奖1项,培养国家级裁判20余名。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等。
2025年本科教学卓越新秀奖
薛栋

航空学院副教授。主讲飞行器总体设计等课程,提出“知史明鉴、以研促教、多重实践”的飞行器设计“总师型”人才培养方案,获西北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支持(优秀结题)。获陕西省第六届陕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西北工业大学教师教学创新竞赛特等奖和课程思政大练兵一等奖。长期从事仿生飞行器设计研究,获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R3),入选西北工业大学翱翔新星支持计划。
李伟

航天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陕西省秦创原首席工程师,主持科技创新2030项目、航空基金等,作为型号队伍成员参与完成了载人航天空间站的时频科学实验。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教育部重大工程教学案例。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8篇、授权发明专利11项,出版教育部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规划教材1部。指导本科生获校“百篇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郑泽邦

材料学院教授。负责本科全英文专业核心课程《金属1:变形与强化》。获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以及陕西省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思政先进个人,学校本科生最满意教师、优秀辅导员等。作为专业课程教师、辅导员、党支部书记三重身份的践行者,探索课程教学、科研训练与价值引领的融合模式,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单位。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具备家国情怀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总师型”人才。
杨未柱

力学与交通运载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一流课程主要成员,校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坚持课程思政育人,撰写案例入选全国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优秀课程思政案例A类。推动装备结构力学实验走进课堂,主持建设一门虚拟仿真实验(先后入选校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参与建设一门国家级和一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着力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指导国家级大创优秀结题,指导学生获周培源力学竞赛全国一、二等奖多项,获优秀指导教师奖。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课程思政大练兵特等奖,本科生最满意教师等。
樊晔

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信号与系统I》,获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工科副高组二等奖、全国性信号与系统教学竞赛一等奖、第五届陕西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创新提出“进阶筑构、驱动筑基、智辨筑思”教学方法,主持校级重点教改项目2项,发表教学论文2篇,指导本科学生大创项目5项,指导研究生获得研电赛国家二等奖及西北赛区一等奖,入选陕西省工程教学案例2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项目6项,获得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2),获校“十育人”先进个人、翱翔新星、华为奖教金等。
张红慧

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神经动力学方向,主持国家级基金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陕西省大学数学课程创新竞赛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一等奖,入选陕西省课程思政精品课程。获我校教师创新竞赛一等奖、思政大练兵特等奖、翱翔新星、优秀青年教师。
杨超舜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研究员。陕西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负责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工作,长期从事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数智赋能教学创新。主编校级规划教材1部,主持建设线上智慧课程3门,获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主持省部级和校级教改项目4项,发表教改论文3篇,获批陕西省一流课程1门、校级一流课程2门,获西部联盟课程思政案例大赛二等奖,获学校本科生最满意教师、优秀班主任、卓越管理奖等荣誉,指导学生参加物理学科竞赛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多项。
李靖

管理学院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航天四院、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委托项目等,主编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出版专著1部。主持校级教改项目、课程思政项目,获校级优秀课程思政案例,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奖,校优秀教学研究奖一等奖。担任本科班主任及学业导师,所带本科生获校优秀毕业生、校优秀毕业论文、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校赛特等奖等荣誉。
王丽

软件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空地融合网络、物联网系统等。近年来出版规划教材2部,主持科研项目6项,获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教师教学创新竞赛二等奖等奖项,本科生最满意教师、五四共青团干部等称号,以及“工程硕博士培养五个100计划精品教材”等省部级荣誉6项。讲授课程获批校数智课程、一流本科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学科专业示范课程等。
张鹏

教务部(工程实践训练中心)副研究员。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国家一流课程主要成员,校级本科生最满意教师。主持省部级、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等教育研究项目9项,主编出版规划教材2部。获全国高等学校工程创客教学能力大赛特等奖、一等奖,陕西省本科高校工程训练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教学创新特等奖,工信部工程硕博士精品教材(排名2),我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1,排名3)、教学研究奖一等奖、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等奖项8项。
2025年本科教学卓越管理奖
韩亚妮

航海学院本科教学秘书。从事本科教学管理工作21年,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在管理上努力投入、长期坚守与不断创新相结合,系统开展制度建设,着力打造特色教材,深入推动教学改革,贯彻落实学校质保理念和质量文化,千方百计帮助学生成长成才,见证了一大批航海学子成长为总师型人才的历程。获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先进个人、校本科教材管理先进个人、校教师教学创新竞赛优秀组织奖、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管理团队奖,参与获校教学成果奖4项。
尹德忠

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带领实验中心获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团队奖。主持省部级教改课题4项,负责省一流课程,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学校本科生最满意教师奖。组织学生参加4项国家级实验竞赛,获国家级竞赛奖4项,发表SCI教学论文2篇,主张“做中学”教学理念。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获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奖1项。
华艳君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系教学主任。始终坚守在本科教学及教育组织管理工作第一线,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获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二等奖多项。先后荣获学校本科生、研究生最满意教师、奖教金等荣誉10余项。发表论文、教改立项、教研基金共20余项。教学团队5名教师分获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教学标兵和教学能手称号。作为教学督导为保障和提升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聂东风

体育部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本科教学卓越名师,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11项,主编教材7部,发表论文30余篇,获校级及以上奖励20余项。携手体育部同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总师育人文化”走深走实。学校“421X”体育标准通过率超过99%,夯实五育并举“总师型”本科人才培养体育育人基础。同时有的放矢补齐体育教师教研短板,获批教育部产学项目、省校级一流课程12项,校级教改项目16项,出版校级教材16部。获得全国体育教师教学比赛及校级教学奖励30余项。
(文字:教务部;审核:王劲,马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