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一体推进学查改,扎实开展学习教育,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形成了一些典型做法,我们特开设【作风建设进行时】专栏,展示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一线中涌现出的举措和案例,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将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实效,为加快实现“127”发展目标和“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坚持党管人才,紧抓作风建设,用心用情为师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强化三个“千方百计”的理念,助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人力资源部(高层次人才办公室)紧紧围绕“千方百计帮助老师成功”这一核心理念,以“三个永远”的奋发状态和“只有做好了,才算是做了”的工作标准,不断优化人才生态,激发人才活力,将作风建设融入人才工作的点滴中,为学校事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一、作风建设体现在促进翱翔创新团队建设的“支持力”上。行业特色型大学尤其是有国防军工背景的大学,团队建设是重中之重,没有团队就没有战斗力,就难以干成大事,解决难事。人力资源部(高层次人才办)牵头制定《翱翔团队建设管理办法》,围绕“方向—队伍—平台—项目—成果”五位一体的创新链条,健全了团队发现、遴选、培育、支持、评价、激励保障和退出机制。遴选支持了37个翱翔创新团队,通过精准配置“一队一策”的个性化“资源包”,提供专任教师引进指标、招生指标、科研经费等人力资源方面支持,提供考核晋升权、长周期考核等人事政策方面支持。团队集中力量聚焦在最尖端、最前沿、最急需的问题上,建设一年多来,成效显著,首批翱翔创新团队新增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新增57位国字号人才。多个翱翔青年工作室在《Nature》子刊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10余篇。

二、作风建设体现在畅通教师挂职渠道的“前瞻性”上。人力资源部(高层次人才办)修订出台了《教职工借调、挂职管理规定》,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到大院大所挂职锻炼,入主流、到前沿、快成长。人力资源部(高层次人才办公室)主动牵线搭桥,邀请军工央企共同建立校企常态化交流合作“新机制”,实施“青年教师百人总师培养工程”,有组织、有布局每年选派20名青年教师深入重点战略企业顶岗锻炼。通过延长准聘期、挂职期间成果认定等政策支持,充分调动教师挂职积极性。目前已有36位青年教师赴行业院所担任专业副总师等重要岗位,参与多项重点型号任务研制工作。
三、作风建设体现在助力文科人才队伍发展的“行动力”上。理科、文科的发展更加依赖于人才个体作用的发挥,越偏基础、越偏理论越是如此,所以理科、文科建设抓人才也最直接、见效最快的抓手。人力资源部(高层次人才办)牵头出台了《理科学院、文科学院人才队伍建设专项实施计划》,制定了“学术活跃度提升”等4个文科专项支持计划。文件出台后,积极推进、加快落实,已全时引进4位有影响力、资深文科领军人才,聘为我校“文科讲席教授”。支持文科学院举办或教师参加学术会议35场,提升学术活跃度和影响力。
四、作风建设体现在高质量组织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投入度”上。人力资源部(高层次人才办公室)每年组织人才项目近30个,假期不间断,全年无休。始终坚持“内培大人才、外引青字号”的工作思路,建立了人才工作四级联动和三级保障工作机制。研究最新政策导向,构建全过程、全周期工作机制,及时将经验转化为范式,把作风建设体现在高水平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上。仅本学期以来就组织政策宣讲、推荐评审、发展指导会等100余场,覆盖近1000人次。某青年教师感叹:“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做千方百计帮助老师成功”。
在引才方面,健全了“申报人-引才主体-学院”全覆盖的引才激励机制。2025年,首推以直播方式宣贯我校引才聚才方面的优势政策,举办三期7000+观看量,策划14个院长参与直播。某学院2025年海优申报人100%来源于直播活动推介,5%的会评人选来源于直播活动推介。

2025年“海外优青”申报期间平均每天至少一场辅导会,累计进行一对一对接300余人次。

五、作风建设体现在不断提升人才服务的“满意度”上。人才服务是传递尊重、传递温度的重要举动。人力资源部(高层次人才办公室)坚持以专业和热情,服务好每一位老师。同时,致力于打造一支协同共进、业务过硬的人才工作者队伍。连续三年组织人才工作者座谈交流会,不定期在学院“下沉式”政策宣贯,提升人才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人力资源部(高层次人才办公室)将持续做好“有研究、有组织、有温度”的高质量人才工作,继续秉持“千方百计帮助老师成功”的理念,继续坚持“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做好各项工作,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更加温暖的服务,千方百计为每一位老师铺路搭桥、保驾护航,让每一位追求卓越的西工大教师都能在这里找到舞台、成就梦想,为学校实现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贡献人才力量。
(来源:人力资源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审核:杨妍、马西平、宣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