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ENG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一周年纪实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2日 来源:国际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国际教育学院 点击数:

2024年7月2日,在赴阿斯塔纳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哈萨克国际通讯社发表题为《同心笃行 续写中哈关系新篇章》的署名文章。文章中特别强调“共同办好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培养更多中哈友好事业接班人”,为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以下简称“哈分校”)发展锚定方向。

学校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哈分校的重要指示精神,第一时间召开常委会专题会议进行战略部署,制定出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的实施意见》,成立哈分校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举全校之力建设哈分校,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哈分校建设进展。党委书记李言荣、校长宋保维靠前指挥,多次听取哈分校建设重点工作汇报,多次会晤哈萨克斯坦科教部及哈国大校领导,多次与哈分校学生座谈交流,努力推动哈分校破局发展,高质量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

一年来,学校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高位谋划、高速推进哈分校建设,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从蓝图规划到体系落地:教育合作开辟新范式

哈分校以“培养更多中哈友好事业接班人”为建设目标,通过常态化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确保人才培养从“零的突破”到“质的跃升”,首届学生完成整个培养周期并顺利毕业,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建立,重大实验平台-重点科研项目-重要科研合作成果进一步密切我校与“阿里·法拉比”哈萨克国立大学(以下简称“哈国大”)合作关系,语言培训-艺术互鉴-青年互动积极推动中哈青年友好交往,逐步构建起教育、科研、人文“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合作网络,成为中哈两国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标志性工程。




在教育合作领域,哈分校开创了中国中亚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的先河。从2024年顺利完成招生指标录取57人,到首批8位同学顺利答辩完成学业;从“中文+工科”硕士联合培养模式探索,到“本-硕-博”贯通式培养体系初步成型,再到中哈卓越工程师学院签约成立;从材料学、通信与信息工程等传统工科领域,向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高精尖学科延伸,覆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发言中的提到的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四个中国中亚合作新的增长点。


从元首共识到务实合作:联合科研再添新支点

2025年6月16日至17日,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的重要成果的第二届中国—中亚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中国—中亚实业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我校与哈国大、海南卫星数据与应用研究中心正式交换签署《关于联合建设卫星地面站的合作备忘录》。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罗曼·斯克利亚尔、副总理兼国家经济部长塞热克·朱曼哈林见证签约仪式,为中哈民用航天领域的高水平科技合作注入强劲新动能。



此次合作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万,不仅着眼优化中哈卫星数据获取流程,更聚焦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农业、生态等领域的现实需求,推动中国民用及商业卫星数据在中亚的深度应用。



哈分校自成立起便紧扣区域发展需求,以科研协同创新为引擎,持续推动中哈科技合作向纵深发展。2024年7月,我校与哈国大《微小卫星科学研究合作协议》纳入2024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交成果清单。2024年10月,两校联合申报的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正式获批,其建设内容先后被纳入中国—哈萨克斯坦合作委员会科技合作分委会、创新合作分委会会议纪要,成为中哈两国科技合作的核心载体。实验室聚焦材料基因工程与智能科学领域,组建联合研发团队,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目前已形成多项具有应用价值的阶段性成果,为区域产业升级与技术革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人文互鉴到民心相通:文明对话绽放新光彩

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的对话;合作的根基,是民心的相连。哈分校始终将人文交流作为“软纽带”,以文化人、以艺通心,推动中哈青年从“相识”走向“相知”。从2024年11月“弘丝路精神促相知相亲”国际美术展上,中哈学子用画笔共绘丝路盛景;到2025年春节校园元宵灯会,“中国年”的温暖浸润中亚学子的心田;从2025年5月《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落地实现中哈主流声音同频共振,到航天学院李阳教授“飞天逐月”讲座、体育部彭琼老师武术体验课等沉浸式文化课堂——多元形式的文化互动,让中华文化的魅力在交流中自然流淌。



校领导的“暖心陪伴”更让这份情谊愈发深厚:2023年颁授录取通知书时的殷切嘱托,2024年9月党委书记李言荣亲切给学子们介绍学校发展蓝图,2024年元旦校长宋保维与学生共包饺子的欢声笑语,2025年春令营期间剪纸、书法等文化体验活动……每一次相聚,都是“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生动诠释;每一次互动,都在书写着“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的交流篇章。




站在新起点,共赴新征程

经过两年建设,哈分校已从蓝图变为现实。这座横跨欧亚的学术桥梁,不仅开创了中哈教育合作的新范式,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目前,哈分校学生的在华求学故事已在“中国—中亚”机制二周年之际被央视、《科技日报》等媒体报道,成为世界观察中哈合作的窗口。哈分校用两年时光,书写了一部“教育合作破冰、科研协同攻坚、人文交流润心”的合作史话。



202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两年来,中国和中亚国家互设文化中心、开设中国高校分校和鲁班工坊等取得进展”。这一重要论断,既是对“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成果的高度凝练,更是对我校这一年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重要指示精神的高度肯定。从教育合作的深耕到科研协同的突破,从人文交流的升温到机制创新的完善,这所承载着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使命,扎根中亚的教育旗舰平台,正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经纬,编织着中哈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时代图景。



面向未来,哈分校将继续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继续深耕“中文+科技+文化”融合育人模式,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爱华”的中亚青年人才;以更开放的姿态拓展科研合作领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用人文交流的“软力量”推动“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新时代光彩,为“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西工大力量。

(文字:国际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哈萨克斯坦分校;图片:国际合作处;审核:孔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