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陕西新闻联播报道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党委书记李言荣,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卫红学习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报道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出席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们表示,陕西要聚力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走出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在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空天结构技术重点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研究无人机动力系统,努力减少能耗、提升性能。这个实验室主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已在飞行器结构轻量化设计、大型薄壁结构切削制造、复合材料成型制造、增材制造工艺的结构设计,飞行器变体结构5个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解决了航空航天领域多个卡脖子问题。试验团队还培养了一批服务于国防建设的优秀科技人才,10多位已成长为型号总师或副总师。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空天结构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骏
目前,团队针对空天装备研究的新需求,正在开展新一代飞行器高性能轻量化结构研究,力争在智能变体结构,太空原位制造,3d打印等方向取得新的突破。
近年来,陕西在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互动和科技产业金融融合上靶向发力,注重发挥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策源功能,主动融入国家实验室体系,“一装置一策”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高校“双一流”建设稳定支持机制,持续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路,有效打破科技产业“两张皮”的局面。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言荣:
西工大这几年也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精神指引下,也是在做教育的改革、科技体制的改革。特别是陕西省的“三项改革”,应该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在全国影响也很大,都是从西工大先行先试开始的。所以我觉得人才是高校的主旋律,面对国家要在2035年前要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这样一个总的战略目标。我们觉得还任重道远,我们还要努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卫红:
首先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就是我们是为谁培养人,还是要回答这个问题,这是对我们这个“双一流”高校,就是首先我们要把握方向。另外一点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关于我们这个科技成果的转化,科学研究也好、人才培养也好,都要和我们国家的需求要密切结合。要让学生用最先进的方法,掌握最先进的这种涌现的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