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我校潘光教授、赵美英教授被授予“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工作者”,航天学院精确制导与控制研究所被授予“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潘光,航海学院院长,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军委科技委某重点项目专家组组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潘光教授始终坚守在教育与科研一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育上,牢记育人初心,以海洋强国战略为导向,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成多个教学平台,指导的学生屡获国际国内竞赛大奖,70%的毕业生投身于国家重大型号一线,是“西工大现象”的重要体现。科研上,扎根西部,开展水下无人装备研发工作近三十年。在自航水雷、水下航行器、仿生柔体潜水器、异构潜水器集群等方面攻坚克难,科研成果斩获多项国家级奖项并应用于国家海防领域,有力推动我国海洋技术发展,彰显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卓越的科研实力。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紧紧围绕学校“127”发展目标和“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确立“树立典型、激发动力、服务发展”的激励导向,统筹构建“校级重要荣誉-校级专项荣誉-部门级荣誉”相衔接的分级分类荣誉体系,形成人人皆有目标、层层牵引向上的荣誉体系布局,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教职工学习先进、争当楷模,在全校营造敬业立学、崇德尚美的教书育人风尚,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实现“天下工大、世界三航”的远景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赵美英,航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飞机设计专业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飞行器结构设计”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轻质多功能超材料设计创新” 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
赵美英教授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精品课程打造、教学成果凝练、科教融合深化。2023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5项。主持陕西省教改项目3项,负责建成“飞行器结构设计”国家级精品课程,牵头建成“飞机设计专业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长期致力于航空器先进结构设计及工程应用科研工作,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积极推动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培养的70余名硕博士中,三分之一成长为国防单位的领军人才。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

航天学院精确制导与控制研究所坚持以“育国之栋梁、铸国之重器”为己任,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成功研制并发射了包括世界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在内的翱翔系列微小卫星5颗,成果先后亮相“砥砺奋进的五年”国家成就展和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建设4门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和1个国家级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指导学生斩获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冠军,是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文案:郭昕;审核:林楠、马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