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16日,学校召开了2025年寒假务虚会和新学期干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研讨2025年度学校重点工作,谋篇布局“十五五”发展思路。会后,全校广大干部师生纷纷表示,两天的会议站位高远、主题鲜明、催人奋进,是一次务实高效的大会,更是一次备受鼓舞的大会。将继续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挺膺担当的奋斗姿态、狠抓落实的信心决心,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实干实绩为“127”近期发展目标和“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党政办公室主任兼机关党委书记贾丙雷:本次寒假务虚会和新学期中层干部会既是一次激荡智慧的“头脑风暴”,更是一次催人奋进的“行动动员”,为大家广开思路、强添动力、倍增决心。党政办公室、机关党委将坚决跑好学校党委决策部署的“第一棒”,建设让党委放心、师生满意的模范机关。带头落实“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工作思路标准和“要上进、要努力、要奋斗”的要求,坚持永远在一线、永远在状态、永远在前列,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参谋助手、督促检查、服务保障作用发挥,进一步推动系统谋划再提级、机遇抢抓再用力、机制创新再增强,进一步强化机关部门政策供给、服务管理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用好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擦亮“忠诚中枢”的“底色”和品牌;改革机关支部与学院党组织共建模式,推动党建与业务真融合、共发展。进一步提优机关作风建设,着力推动机关工作标准再提高、服务保障学院意识能力再提升,以知重负重、知难克难、无怨无悔、挺膺担当的奋进姿态助力“127”近期发展目标和“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早日实现。
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闫育周:寒假务虚会进一步明晰了学校走好西部国防军工高校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发展思路和具体举措,为学校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发展和谋篇布局“十五五”树立了方向标、提供了路线图。党委组织部将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坚持中心工作在哪里,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将党旗插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最前沿最基层,推动党建与业务“五融合”“五同步”,建好首批高校教师“领航工作站”建设试点,打造党建“双创”示范矩阵,用好“智慧党建”平台,不断丰富党建特色品牌。抓好基层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持续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和活力,抓好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提升干部政治素养、视野格局、履职能力,抓好青年干部培养,探索实施“青干班”培养机制,全面建设锻造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
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张富利:务虚会和干部会吹响了新一年的冲锋号,为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党委宣传部深入学习研讨本次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工作思路,鼓足“实劲、巧劲、韧劲”,坚持“永远在一线、永远在状态、永远在前列”奋发状态,在关键之年,持续深化“虚功实作”,坚持成果导向,以标准高、作风硬、成效实的工作要求,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提质增效,持续锻造和提升学校思政引领力,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高质量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塑强“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剑”的良好社会形象,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吴闻川:学校寒假务虚会和新学期干部大会,既是谋篇布局的工作部署会,又是促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干部培训会。学工部将始终聚焦“总师型”人才培养主责主业,推动“总师育人文化”在学生思政教育中走深走实,在学生思想引领、发展支持和第二课堂素质能力培养中不断创新,取得实效。同时,将把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培养“总师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加强信息化、智能化对学生工作的赋能。新的一年,我们将保持上进、努力、奋斗姿态,在学校事业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发展中展现学生工作新的作为。
发展规划处处长兼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甘雪涛: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收官之年,此次寒假务虚会、新学期干部会的召开,为全面总结“十四五”期间建设成效、加速推进学校“127”发展目标,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锚定了方向,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凝聚了共识。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将按照学校部署要求,重点做好“强规划、优学科、提声誉、拓资源”四项工作。聚焦“127”发展目标,突出学科建设牵引、数智赋能导向,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工作任务落地落实。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建立学科发展智能监测反馈平台,坚持强特色筑高峰,做强特色工科、夯实基础理科、兴建育人文科、深化交叉融合,进一步构建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相适应的学科体系。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拓展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办学空间优化拓展,为学校未来发展蓄势赋能。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朱继宏:寒假务虚会、新学期干部会是2025年学校高位运行、高速发展的冲锋号。研究生院将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创新引领、数智赋能、产教融合。一是以工程硕博士专项为抓手实现博士生招生规模的再次突破,落实面向高位发展的研究生指标分配系列改革措施。二是高标准提升研究生培养效能,打造“数理化生+工科”交叉课程群,构建智能评估与知识图谱融合的课程生态,设立“1到0”博士创新基金,强化产教融合基地,打造国家级工程案例库。2025年,研究生院将全面深化“总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实现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提供高质量人才培养支撑。
教务部部长王海鹏:在“十四五”收官、十四次党代会任务举措全面铺开、“127”目标加速推进、谋篇布局“十五五”的重要时期,学校举行“寒假务虚会、新学期中层干部会”,会议内容高屋建瓴、道器不离、虚实结合、催人奋进。按照李书记和宋校长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学校的部署安排,教务部将做好本科人才培养“链主”,协同相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聚焦“1-2-1-3”重点开展工作,即,1个引领“坚持总师育人文化引领”,2个关键“生源质量+深造率”,1个标志“教学成果”,3个支撑“丰富资源供给+创新育人模式+形成培养示范”。保持“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急国所急、想国所想、应国所需,持续推动“总师育人文化”走深走实,不断提升“总师型”人才培养质量。
国际合作处处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兼哈萨克斯坦分校校长孔杰:寒假务虚会与新学期干部会圆满落幕,李言荣书记、宋保维校长立足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国防现代化需求,关注全球高等教育和强AI赋能新形势,作了站位高远、内涵丰富、催人奋进的重要讲话,为学校2025年继续高位运行、高速运转注入了动力,我们将紧跟书记、校长提出的新要求,按照学校重点工作部署,以“三高”“三不”为标准,全力打造 “一新格局、两大品牌、三圈联动” 的国际合作体系,在哈萨克斯坦分校建设、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中国分院建设、“总师型”人才国际视野拓宽、国际教育提质增效等方面持续发力,提升“127”目标贡献度,为实现国际合作 “从有到优” 跨越式发展开启新篇章。
人力资源部部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高层次人才办公室主任唐玉生:学校寒假务虚会和新学期中层干部会,是学校新发展阶段的一次再动员、再部署,书记校长的报告系统总结成绩经验,深入分析问题挑战,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十五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方向。我们将紧紧围绕学校“127”近期目标和“天下工大,世界三航”的远景目标,以“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的工作要求为指导思想,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育机制,由“数量提升”向“量、质并重”转变,由“单点突破”向“系统布局”转变;更加注重人才梯队建设,为青年人才搭建成长平台;不断完善人才激励和评价体系,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加强与各部门的协同合作,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人才干事创业氛围。
航空学院党委书记于辉:书记校长立足当下,着眼实现“天下工大、世界三航”目标的高度作了思想深邃、站位高远、格局宏大的辅导报告,分析形势、明确思路、细化行动,深刻回答了“教育强国,工大何为”的西工大人共同思考,是西部国防军工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再动员再部署,对科学谋划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指导工作实践的行动纲领。我们高标准做好会议精神宣贯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落实行动;要按照“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的工作要求,牢记使命、强化责任、持续奋斗,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始终做到有追求、有担当、有行动,以实现核心关键办学指标突破为抓手牵引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以实际行动支撑学校发展越来越好。
航天学院党委书记黄越:新学期伊始,学校召开务虚会和干部会,李言荣书记的讲话和宋保维校长的报告既全面总结成绩,也科学准确分析形势,对学校“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2025年年度目标任务思路清晰、举措扎实,令人倍感振奋,也深感责任在身。航天学院要切实贯彻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将全院师生的思想和行动集中到此次会议精神上,按照“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的工作标准和要求,营造上进、努力、奋斗的干事氛围,坚持以“总师育人文化”引领拔尖创新人才的全人教育;以创新团队建设强化引领型有组织科研;加强内培外引高层次人才全面提升队伍核心竞争力;抓好思政工作、阵地管理和基层组织建设,将党旗插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最前线,加快统筹推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全力以赴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航海学院党委书记刘朝亚:寒假务虚会、新学期干部会吹响了学校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发展的冲锋号。航海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持续唱响“向海图强党旗红”主旋律,以“鱼跃千里浪,海纳百川流”的气魄,聚力攻坚求突破,强基固本谋新篇,以加速打造特色大思政课、加速推进总师育人文化走深走实、加速推进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加速构建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加速推进办学条件改善“五个加速”的新成效争当“排头兵”,全力推进“世界一流、国内顶尖”航海学院建设。
计算机学院院长尚学群:本次会议报告进一步明确学校“127”发展目标和关键核心指标,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蓝图,为学院、学科发展指明方向。计算机学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工作部署,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坚持党建引领,锚定核心关键指标,不断强化“系统+国防”学科特色。持续做好人才引育、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推进“总师育人文化”走深走实,提高智能计算系统拔尖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和平台,赋能学校总师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学院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校所企军合作。全力推动哈分校计算机专业从有到优,加速推进哈分校本科2+2项目。学院将以“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的标准、打好“五场硬仗”,永远在一线、永远在状态、永远在前列,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剑,向世界一流计算机学科冲锋!
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顾军渭:化学与化工学院将认真学习好、传达好、落实好寒假务虚会和新学期中层干部会精神,锚定学校“127”发展目标,结合学科专业特色,研判发展瓶颈问题,认真研讨新学期学院的重点工作。将从以下两方面落实。一是把准方向抓统筹。深入落实人才目标责任制,明确攻坚任务和分配导向,激发全院干事创业热情。二是精准发力提质效。以高层次人才、标志性科研项目和大成果产出为牵引,以翱翔领军团队和翱翔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化学ESI千分之一、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NS论文为突破口,在基于与校内三航学院、校外大院大所等交流合作基础上,找准战略需求导向中的基础化学问题,实施理工深度融合,全力推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高水平和高速度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云霞:2025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紧紧围绕增强思政引领力,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一是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思政根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全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强化马院+专业学院的大思政课共同体建设,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为思政教育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思政实效。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增强课程吸引力。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创新,加大数智化教学改革,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三是加强学科建设,优化科研工作。开展有组织科研,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联合攻关。着力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全面提升整体科研水平,为思政教育提供深厚的理论支撑。四是强化师资队伍,建强思政力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充实师资队伍。加强教师培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五是推进社会服务,拓展思政外延。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咨询等,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柔性电子研究院院长官操:会议提出的“三高”(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发展基调和“三要”(要上进、要努力、要奋斗)的工作要求,既全面拓宽了我们的战略视野,又为下一阶段工作注入了强劲动能。柔性电子研究院将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全力推进柔性电子学一流学科建设和国家级平台建设,持续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强化有组织科研,孕育颠覆性基础研究成果,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二是进一步夯实本硕贯通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推进“多导师”培养制,打造多维联合培养新模式,发挥国际合作特色优势,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三是加快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支持国家级人才培育计划,精准布局以才引才,持续实施博士后支持计划,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牵引,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柔电力量。
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张清江:今年的务虚会扎实、深刻,宋校长用翔实的数据、横纵向对比,分析了我校面临的形势、存在的差距、发力的重点,既有关于2025年的工作思考,又有“十五五”的详细规划,既明确了目标,又划定了路线,让我们对今后的努力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李书记阐释了学校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分析了部分关键指标对学校发展的深远意义,分享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抢抓机遇就是抢抓未来。下一步,艺教中心将成立专门机构,集中力量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一些标志性成果,走在全国前列;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把感受变成行动,把使命变成职责,推动实施美育浸润行动计划,优化完善“1+8+X”的美育育人体系。
资产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任符新伟:资产公司、国家大学科技园将认真贯彻落实寒假务虚会、新学期干部会部署和要求,锚定“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和“127”近期发展目标,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深化成果转化“西工大模式”,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走在前、做示范。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下好成果转化“先手棋”,强化专利布局、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有效衔接、融合发展,实现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良性互动。持续深化“三项改革”,提高成果转化效能,推动真正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新质战斗力、新质生产力。践行“三个一”理念,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促进成果转化企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反哺功能,探索拓宽成果转化支撑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和“1→0”反向基础研究路径。完善“三全”孵化模式,推动平台载体再升级、服务体系再提质、创新生态再优化,服务“总师型”人才培养。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校地协同联动,推进异地创新机构融入学校事业发展。
基础教育党委书记张剑虹:这次寒假务虚会,宋校长总结了学校十四五以来的建设成效,结合内外部环境,分析了学校发展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十五五”规划指出了部分关键核心指标和具体工作思路举措。目标清晰、任务明确,举措详实。李书记进一步强调,全校上下要继续保持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的发展态势,以高水平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并敏锐地提出各单位都要主动作为,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助力人工智能更好赋能教育。2025年,着眼新形势、新需求,基础教育中心将在继续为广大教职工提供优质基础教育服务的同时,认真实施科学教育,组织和带领教师积极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运用数智技术赋能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后勤部党工委委员、副书记兼后勤集团党委书记侯亚涛:寒假务虚会和新学期干部会既是思想务虚、头脑风暴,也是战略辅导、工作布局和行动动员。面对新形势新部署新任务,后勤服务保障将以2025新学年和“十五五”规划为新起点,在前期后勤综合改革和校园环境综合提升、为师生办实事等工作基础上,以提质增效为关键、师生满意为标尺、作风建设为重点,在“高质量”上下功夫,进一步切实提升后勤服务师生体验感;在“高水平”上下功夫,进一步切实提高后勤服务管理能力与效率;在“高速度”上下功夫,加快推进后勤综合改革,加速打造育人有为、服务有心、保障有力、发展有方工作体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后勤服务再上新台阶。
电子信息学院青年教师粟嘉:此次会议召开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学校“127”目标实现过程的着手点和发力点。作为学院青年老师,我们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在学院的带领下,我们将积极响应学校吹起的冲锋号,以昂扬的姿态、务实的作风,勇立潮头、奋楫争先,为实现学校宏伟蓝图贡献智慧与力量。一方面我们要怀揣“敢想、敢创、敢闯、敢为”的热情,主动对接国防科研院所,深度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论证,以“三航”为引领,深挖型号任务中电子信息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积极探索从“1到0”的反向溯源科研新范式,推动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双向赋能,力争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尖端前沿急需方向,将“总师育人文化”深度融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的全过程,着力培养符合“专业知识结构强、系统集成观念强、解决问题实践强、为国铸剑使命强”的电子信息领域高层次人才。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行动,勇担使命、砥砺前行,为学校“127”目标的实现和学院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材料学院辅导员张玉台:新学期的务虚会为新学年全面推进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统一了思想,指明了方向,为全力冲刺学校“127”近期发展目标形成工作合力。作为一名辅导员,在新的教学周期中,我将进一步锚定“天下工大,世界三航”的远景目标,以“127”近期发展目标为指引,扎根在同学们中间,坚持培根铸魂,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将思政工作做深做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拓宽育人阵地,将材料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资源,为学生的“茁壮成长”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以“总师育人文化”引领学生成长,厚植学生为国铸剑的家国情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材料人。
教育实验学院2021级本科生夏明坤:深学细悟会议精神,笃行实干挺膺担当。学校会议精神催人奋进又鼓舞人心,既让同学们信心倍增豪情满怀,更感使命在肩须砥砺奋进。作为教育实验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的工大学子,将始终以总师育人文化为指引,以知识为经纬,以创新为坐标,在厚植基础中沉淀底气,在交叉融合中突破边界,在竞赛实战中磨砺攻坚本领,在科研探索中锤炼创新能力。同时,我将更加密切关注学术前沿,不断拓宽国际视野,努力站在世界舞台,传递工大强音,不断向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堪当大任、引领未来的“总师型”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前进!
(文字: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