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ENG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交流

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第十一届翱翔青年学者论坛 诚邀海内外英才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9日 来源:文化遗产研究院 点击数:

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将于11月初在西安举办第十一届翱翔青年学者论坛,诚邀海内外英才参会!

一、论坛信息

论坛时间:2023年11月2-3日

1.学校主论坛:11月3日,学校综合发展情况介绍、人才支持政策介绍、学者专题报告。

2.文化遗产分论坛:11月2日,文化遗产研究院发展情况介绍、高层次人才经验分享、与会学者学术报告、院领导和专家教授与学者面对面交流。

论坛主旨:汇聚文化遗产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优秀青年学者,探讨考古探测与文物保护领域的科学问题,共创文物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新局面。

论坛地点:西北工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创新大厦A座902-1会议室、腾讯线上会议室

参会报名:扫码报名,报名截止日期为2023年10月31日。报名后请及时关注审核情况,我们将为审核通过的学者发送论坛参会邀请函。

报名微信二维码和网址:

http://ltpt.wchjh.com:8888/ProSczl/webuser/Index.aspx

参会支持:文化遗产研究院根据学者所在地区,以往返直飞航班为基准,给予相应差旅补助。

参会咨询:王老师 029-88460446

联系邮箱:wxm1010@nwpu.edu.cn

二、西北工业大学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简称西工大)坐落于陕西西安,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七五”“八五”均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之一;1995年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7年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卓越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发起高校,是连续两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重大贡献奖”的唯一高校。

三、文化遗产研究院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由西北工业大学和陕西省文物局于2017年共建成立,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陕西“文化强省”“追赶超越”发展战略,开展历史文化遗产、工业文化遗产、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聚焦文物考古探测、发掘、认知、保护、利用全链条的关键技术需求,主要从事文化遗产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合作和文化传承,把构建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创建文化遗产领域新兴交叉学科作为发展目标。

文化遗产研究院依托西北工业大学的优势理工学科,瞄准文物与文化遗产领域行业需求,将“三航”、材料、化学与化工、信息、计算机、机械、控制与人文社科的考古、文物与博物馆、历史、艺术等学科进行深度融合,探索创建文物交叉学科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先后在材料学院、航空学院、航海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机电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学院培养文物与文化遗产研究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与国内外文博机构合作,建有国家文物局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重点科研基地、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一带一路”文化遗产科技保护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为建立国家级文物保护科技平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2年9月,为切实落实国务院《“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以及国家文物局关于考古工作和大遗址、石窟寺、长城、黄河等保护专项规划,国家文物局和西北工业大学按照“创新驱动、强化融通、优势共享、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西北工业大学文物学科发展进入快车道。

2023年1月,西北工业大学获批全国首批交叉学科门类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考古探测与文物保护技术重点实验室;

2023年8月,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批准西北工业大学牵头成立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保护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

2023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西北工业大学增列交叉学科门类首批文物专业硕士学位点(代码:1451),2024年将招收首届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文物专业硕士研究生。

学科与招聘方向:

四、招聘类型及支持政策

文化遗产研究院招聘岗位包含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准聘教授三类。

1.领军人才

岗位要求

在文物学科领域开展前瞻性和引领性研究,取得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做出重要贡献;一般为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军人才。

支持条件

一事一议,按需个性化支持。

2.青年拔尖人才

岗位条件

年龄不超过40周岁;在学术上崭露头角、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获得较高学术成就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若为海外博士学位获得者,或国内博士且海外工作经历满3年,可推荐申报海外优青等国家各类人才引进项目。

支持条件

事业编制,聘为教授、博导,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首聘期结束后经评审纳入学校长聘教授岗位。

年薪:年薪不低于60万(税前)+社保待遇等约7-10万/年+奖励绩效、突出贡献奖励等其他收入,上不封顶。

科研经费:200-600万(含国家)。

安家补贴:提供安家补贴200万(含国家和地方、免税)。

团队建设:支持组建学术创新团队,配备“一对一”学术导师,提供赴行业院所挂职锻炼机会。

子女教育:西工大基础教育全国顶尖,子女可享受全国最优秀的中小幼基础教育资源。

医疗等保障:享受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绿色通道”,每年一次高标准三甲医院体检。办理三秦优才卡,可实现11项人才便利服务。

其他支持:国家引进计划青年项目申报但未入选者,进入国家终审答辩或经评估达到国家级青年人才水平的,建立绿色通道直接纳入学校“翱翔海外学者”(共支持3年、100万科研经费和15万津贴)进行支持。

3.准聘教授

岗位条件

一般不超40周岁

岗位待遇

36-46万/年+社保待遇等约7-10万/年+奖励绩效等其他收入

事业编制、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科研启动费10-30万

安家费补贴30-40万(税前)

科研启动经费、安家费及货币化补贴随到随发;

硕博导资格随到随评;

大力支持团队建设,保障研究生招收指标;

若为海外博士学位获得者,或国内博士且海外工作经历满3年,入校时可申请学校“翱翔海外学者”计划,入选后另获科研经费和津贴支持(共支持3年、100万科研经费和15万津贴)。

4.其他支持政策

•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针对新入职教师,文化遗产研究院按照学校标准要求,保障科研经费、招生指标及实验平台到位,提供和国内外行业专家交流合作机会,为青年教师快速起步提供支撑。学校实施“翱翔人才计划”,构建特色化阶梯式人才培育体系,助力青年人才成长。

•先进的科研学科平台。文化遗产研究院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基地、2个大数据中心和1个软科学平台。包括:考古探测与文物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文物局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重点科研基地、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一带一路”文化遗产科技保护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国传统壁画艺术传承陕西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工业文化大数据中心、陕西红色文化大数据中心、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管理平台。

在陕西省文物局指导下,西北工业大学发起成立“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理事单位由16个国家73家高校、文博机构和企业单位组成;同时是陕西省文物保护科技创新联盟、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陕西黄河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陕西省石窟寺保护研究中心成员单位。

文化遗产研究院在陕西延安和浙江宁波分别设立了延安分院和宁波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工程中心。

文化遗产研究院内设材料科学与科技考古研究中心、文化遗产信息技术中心、文化遗产规划中心等机构,建有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联合实验室、科技考古实验室、文物保护技术实验室。

•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文化遗产研究院一直倡导“有组织的科研”,有效发挥“人才队伍—科技平台—科研项目”的协同创新能力,为新入职教师提供科研团队和科技平台支持,提供项目申报辅导和专家评估提升。全院主持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课题,开展出土现场新一代考古预探测机器人、遥感物探可控考古试验场关键技术研究、贝叶经增韧理论与技术材料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近20项,其他各类科研课题30余项。

雄厚的社会服务基础。西北工业大学是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保护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拥有完善的文物保护技术成果转化机制,研发了一批考古探测、文物预防性保护、文化遗产智慧展陈技术装备。目前,文化遗产研究院是陕西省“两链融合”重点专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大专项链长单位,统筹陕西省8家文博机构和高等学校,组织实施陕西省首批文化遗产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重点项目。文化遗产研究院拥有《国家文物局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2项国家文物专项资质,面向各级博物馆、文物保护机构和社会团体,开展可移动文物修复和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工作。

未来,文化遗产研究院将不断完善人才引育体制机制,营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培育“健康进步、互助共享”的人才成长环境,开展有组织科研,“人人尽展其才、人人皆可成才”。我们在此等候您的消息,期待您的加入!